个省份中,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6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进入2020年,福建、青海、广西也已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福建省:从2020年1月1日起,调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年全国多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广东深圳月薪标准突破2500元,部分省份时薪同步上调。 最新调整动态截止2025年上半年,重庆、四川等8省已落实新规。以典型省份为例:四川:2025年1月起实行双轨制,第一档月薪2330元(小时23元),宜宾、绵阳等市执行该标准。
多地执行新标准: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420元调为254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27元/小时;湖南长沙湘江新区等核心区月最低工资2200元,长沙县等县域2000元,小时最低工资对应为22元、20元/小时;天津月最低工资由2320元调整为2510元,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26元/小时。
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2690元,为全国最高。广东自3月1日起调整,广州月最低工资2500元,深圳2520元,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均为27元/小时。福建4月1日起上调,分四档,月最低工资分别为2265元、2195元、2045元、1895元;非全日制分别为25元、23元、25元、20元。
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员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的标准各地有所不同(如北京市为最低工资的70%)。综上所述,企业在疫情期间不能单方面降低在家办公员工的工资发放标准。如需调整薪酬,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疫情期间工资的发放标准如下:对于新型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期间,企业需支付其工资报酬,且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停工停产期间:支付工资标准首先按劳动合同规定执行。若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后,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疫情期间工资应按照“正常劳动”计发工作报酬。具体来说: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对于因排除患病嫌疑而被隔离的人员,如果其有工作单位,所在单位在隔离期间不得停止支付其工作报酬。
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企业复工、复产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日。特殊说明: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企业复工、复产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日。特殊说明: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疫情期间员工无法正常工作的工资发放标准,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具体如下:新冠肺炎感染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正常工资标准:因处在隔离治疗期或医学观察期而无法正常上班的员工,企业应按照正常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并且不能辞退。
若在休息日安排工作且无法补休,需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若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需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以上内容是基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员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的标准各地有所不同(如北京市为最低工资的70%)。综上所述,企业在疫情期间不能单方面降低在家办公员工的工资发放标准。
隔离期结束后的工资支付: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劳动者,企业按照职工患病的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其工资。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41条明确规定,“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对于确诊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员工:隔离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企业应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隔离治疗解除后,员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企业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当地规定核定医疗期,并支付医疗期的病假工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法定比例(如北京市为80%)。
对于仍在休假期内隔离的员工:应按照休假工资标准发放。这意味着,如果员工在休假期间因感染新冠被集中隔离,其工资将按照公司原有的休假工资政策进行计算和发放。此阶段,员工的休假与隔离状态重合,但休假期限不因隔离而顺延。对于休假期满后被隔离的员工:应按照各省市疫情阶段隔离人员工资发放标准加以计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十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enzhenkj.com/liuxuegj/202509-4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