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政府出台的租赁房屋减免政策主要包括减免对象与标准、政策执行要求、非国有房屋鼓励措施、配套支持政策及地方政策细化五个方面。减免对象与标准:政策明确针对承租国有房屋(含国有企业、政府部门、高校及研究院所等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用于经营且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武汉市在疫情期间有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租赁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但具体政策文件为《武汉市鼓励各类经营性房屋业主减免租金政策措施》(武政办〔2020〕39号),且该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
具体政策内容如下: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在北京,如果纳税人租赁住房支付租金,可以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若实际月租金额低于1500元,则按照实际租金进行扣除;若月租金额超过1500元,则只扣除1500元。这一政策旨在减轻租房者的税收负担。
经营确受疫情影响:即使政府未强制关停,但如果经营确实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且继续经营可能会造成人群聚集、疫情传播且明显对承租人不利的场所(如酒吧、舞厅、酒楼等),承租人选择不继续使用租赁房屋的,也可根据公平原则或情势变更来要求减免部分租金。
疫情期间,房租有可能得到减免。具体情况需根据当地政府政策、租赁合同条款以及实际受疫情影响程度来判断。政府政策 各地政府为了减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疫情期间的经营压力,纷纷出台了房租减免政策。这些政策通常针对承租国有房屋的经营主体,减免一定期限内的房租。
〖A〗、鼓励个人业主减免:政府不仅直接对国有房屋的出租方提出减免要求,还鼓励私人业主(即个人房东)在疫情期间对租户进行适当的房租减免。这一举措旨在缓解租户的经济压力,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B〗、疫情期间,房租有可能得到减免。具体情况需根据当地政府政策、租赁合同条款以及实际受疫情影响程度来判断。政府政策 各地政府为了减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疫情期间的经营压力,纷纷出台了房租减免政策。这些政策通常针对承租国有房屋的经营主体,减免一定期限内的房租。
〖C〗、政府在疫情期间确实有规定减免房租的政策。具体来说:政府鼓励与规定:各地政府为了减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疫情期间的经营压力,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房租减免政策。这些政策通常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企业,旨在帮助它们度过难关。
〖D〗、疫情期间,个人房租是否减免并非一概而论,具体情况需依据当地政策和租赁合同条款来确定。首先,从政府政策层面来看,各地政府为了减轻疫情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确实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房租减免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帮助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压力,促进经济恢复。
〖E〗、疫情期间房租是否减免,主要取决于承租的房产属性及其与“国有”的关系。
新冠疫情期间,劳动者权益受保护不得被随意解雇且工资有保障,承租人租金减免需视房屋性质及合同约定而定,非国有用房承租人应积极协商并履行通知义务。
答案: 疫情期间的租金能否减免,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租赁用途、承租人类型以及当地政策等。生产经营用途的租金减免 非国有房屋:若承租人承租非国有房屋用于经营,且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其资金周转困难或营业收入明显减少,承租人可以申请减免租金。
由于疫情特殊时期,导致租户无法按期搬家退房给房东,房东并不能追究租户的违约责任,但是由于房屋毕竟还是由租户占用,因此在占用期间仍然应该继续支付房屋占用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 民事责任 。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新冠疫情期间,劳动者因疫情原因无法正常上班时,其工资支付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新冠肺炎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等:若劳动者属于上述情形,需进行隔离治疗或者医学观察等措施的,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并支付上述期间的工资。
如因疫情防控导致无法使用租赁房屋:如政府采取行政措施导致承租人无法进入小区或使用房屋,承租人可以根据公平原则要求适当减免租金或顺延租期。例如,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高院均有相关指导意见,支持承租人在此情况下的减免租金请求。
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20〕734号),主要针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求国有房屋出租人减免3个月租金;同时鼓励非国有房屋出租人协商减免或延期收取租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十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enzhenkj.com/zsfx/202510-57934.html